8月12日上午“统筹乡村路,同追振兴梦”实践队线下组来到了叶坪乡华屋村,华屋是叶坪乡黄沙村的一个小村落,距离瑞金城区15公里,与福建省长汀县交界,因为整个村落的人都姓华,故称华屋,是远近闻名的“红军村”。
·与红军后代对话,学习十七棵松故事
线下组成员们来到了华屋后山参观了著名的17颗松,有幸采访到十七棵松红军后代——华從祁老人。他是当时华屋17位烈士之一,时任黄沙区宣传部长华钦材出征一月后出生的儿子,出生便于父亲天人永隔。华從祁说他经常问妈妈,为什么他不能像别人一样有爸爸?妈妈就带他上山,指着当年爸爸种下的松树,说那就是爸爸。随着乡村脱贫的成功,乡村正走向振兴,老人在交谈中说村中收到党的关注,李克强总理亲自考察,深深感激我们在中国怀抱,他们还说儿女们还给他们买了金戒指,生活条件赶上了城里,他们打心底感谢党的好政策。
图为华從祁老人(左一)与实践队员讲解港报对他的采访与报道
图为李克强总理考察华屋纪念
上世纪三十年代初,为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,蒋介石调集大量兵力,对中央苏区发起了军事“围剿”。前方战事吃紧、后方兵源短缺,中华苏维埃政府发出“扩红支前”的号召。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的瑞金,扩红运动规模最大,参军支前人数达到了总人口的近半数,村村寨寨,父送子、妻送郎、兄弟争相当红军的动人景象比比皆是。
第一批应征入伍的,是华质彬、华钦梁、华钦材。三个小伙子心绪激动,跑到后山上与村庄告别。想到马上就要离开这片熟悉的土地,想到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,他们收敛了最初的欣喜,内心变得沉重起来。“要不咱们走之前,每人在这儿种一棵松树,给家里人留个念想怎么样?”华质彬第一个提出了他的想法,华钦梁、华钦材听后,觉得是个好主意,便一同说好。
从那一天起,种一棵代替自己守望故乡的松树,留一份遥相呼应的思念,成为华屋男儿参军离乡时约定俗成的规矩,固定了下来。
这一种,便是十七棵,种成了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。只是,华屋人没有想到的是,他们没有等来一个归家的儿郎。
后来,华屋人就把这一棵棵青松,当成了烈士的英灵和亲人的化身。每逢清明节,乡亲们都会来到这里,用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亲人,寄托哀思。
他们手植的17棵松树毅然昂首挺立在华屋的后山上,被后人称为“信念树”,以纪念和见证他们当年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义无反顾的出征。
17颗松的故事也传遍了海内外,阿富汗驻华大使贾维德听完叶坪乡黄沙村华屋小组17棵松的故事后感慨地说:“这么多位年轻革命者,追寻信仰,牺牲了自己。不过,他们没有白白牺牲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尤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。所以说,一个人可能有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这些革命烈士就是如此,为了革命事业义无反顾,甘愿牺牲自我。他们的故事,也让我们深受启发。”
图为十七棵松红军后代华從祁老人(左二)与其爱人(右二)
听一段红色故事,品一桌客家菜肴,住一晚当地民宿,是每一位游客都必做的事。听一段红色故事主要想感怀“红色精神”,为了革命事业义无反顾,甘愿牺牲自我的“红色精神”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位游客。“青松依然在,未见儿郎归”,“苦的时候看看松”,一种不屈不挠、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念始终在华屋人血管里流淌。如今树已成林,华村也有了新面貌,不屈不挠、不向命运低头是华村的代名词。一份情怀,连接世界,海内外都在学习十七棵松的精神,世界儿女,不同民族,不同皮肤,同一个世界,都被同一个“英雄情怀”所感动,所崇拜。
撰稿:伍彦铖
摄影:钟雅薇 钟苑欣
责任编辑 宣传中心 翁萍菁